趵突
基本解释
词条:『趵突』
拼音:bào tū
注音:ㄅㄠˋㄅㄛ ㄊㄨ
解释:
1.喷涌;奔突。
2.泛指泉水。
古代诗词
清代.乾隆.珍珠泉:「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
元代.张之翰.酹江月 赋:「金线横波,真珠出水,趵突喷寒雪。」
宋代.晁补之.将别历下二首一:「殷勤趵突溪中水,相送扁舟向汶阳。」
清代.陈维崧.八归 杜家庙距济南四十五里,有旅馆颇幽靓,砌下玉簪一丛,尤楚楚可念,徙倚久之,词以写怀:「凉桥卸驮聊停憩,遥送明湖趵突,爽气森薄。」
基本字义
趵bào(ㄅㄠˋ)
1、跳跃。
其他字义
趵bō(ㄅㄛ)
1、〔趵趵〕象声词,形容足踏地的声音。
基本字义
突tū(ㄊㄨ)
1、忽然:突然。突现。突发。突变。突如其来。异军突起。突兀。
2、超出,冲破,猛冲:突破。突围。突出。
3、烟囱:曲突徙薪。灶突。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