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趺
基本解释
词条:『碑趺』
拼音:bēi fū
注音:ㄅㄟ ㄈㄨ
解释:碑座。
古代诗词
宋代.王奕.西河:「泪眶历落泫新亭,碑趺犹卧江际。」
宋代.董嗣杲.刘妃墓:「碑趺蚀翠埋荒土,楼栱涂丹落废砖。」
宋代.孔平仲.泊舟姑孰堂:「坐砌未为惬,偃身卧碑趺。」
明代.陈献章.龙山吟走笔和陈冕 其四:「第一山人俗姓卢,脚踭涂字也碑趺。」
清代.丘逢甲.和平里行:「屡经劫火碑难烧,碑趺赑屃临虹桥。」
基本字义
碑bēi(ㄅㄟ)
1、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à)。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基本字义
趺fū(ㄈㄨ)
1、同“跗”。
2、〔趺坐〕佛教徒盘腿端坐的姿势。
3、碑下的石座:魑首龟趺。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