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亭
基本解释
词条:『碑亭』
拼音:bēi tíng
注音:ㄅㄟ ㄊ一ㄥˊ
解释:
1.护碑的建筑物。
2.喻指身体魁伟的人。
古代诗词
宋代.程时登.题唐显孝饶娥墓:「松阴庭户枕清波,小立碑亭校旧讹。」
元代.成廷珪.登望江亭:「碑亭流水涸,辇路积苔深。」
宋代.周文璞.寄茅山道友三绝:「九锡碑亭日欲曛,有人趺坐对炉薰。」
明代.李梦阳.御制庐山周颠碑歌:「百年势移功渐泯,碑亭毁裂将及碑。」
宋代.郭祥正.次韵和孔周翰侍郎洪州绝句十首 其十:「不用更寻徐孺宅,编茅支竹一碑亭。」
基本字义
碑bēi(ㄅㄟ)
1、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à)。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基本字义
亭tíng(ㄊ一ㄥˊ)
1、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牡丹亭。
2、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亭。邮亭。岗亭。
3、适中,均匀:亭匀。
4、正,当:亭午(正午,中午)。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