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
基本解释
词条:『北邙』
拼音:běi máng
注音:ㄅㄟˇㄅㄟˋ ㄇㄤˊ
解释:
1.亦作"北芒"。
2.山名。即邙山。因在洛阳之北﹐故名。东汉﹑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3.借指墓地或坟墓。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对酒:「东岱前後魂,北邙新旧骨。」
唐代.白居易.哭孔戡:「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
唐代.白居易.浩歌行:「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
唐代.白居易.挽歌词:「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 并序:「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基本字义
北běi(ㄅㄟˇ)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其他字义
北bèi(ㄅㄟˋ)
1、古同“背”,违背,违反。
基本字义
邙máng(ㄇㄤˊ)
1、〔北邙〕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