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衙
基本解释
词条:『北衙』
拼音:běi yá
注音:ㄅㄟˇㄅㄟˋ 一ㄚˊ
解释:皇帝禁军。唐代,羽林﹑龙武﹑神武﹑神策四军为皇帝禁军,因在皇宫之北,故称。
古代诗词
宋代.高斯得.孤愤吟上十韵:「北衙无人素为地,南徼何路能通天。」
宋代.于石.分蜂:「尊卑两尽君臣义,朝夕争趋南北衙。」
清代.沈光文.感怀 其七:「志欲希前辈,时方重北衙。」
明代.钟渤.磐石卫看操:「乱石盘东海,群山护北衙。」
基本字义
北běi(ㄅㄟˇ)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其他字义
北bèi(ㄅㄟˋ)
1、古同“背”,违背,违反。
基本字义
衙yá(一ㄚˊ)
1、旧时官署之称:公衙。衙门。衙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衙役。
2、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
3、排列成行的事物:槐衙。柳衙。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