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龙
基本解释
词条:『班龙』
拼音:bān lóng
注音:ㄅㄢ ㄌㄨㄥˊ
解释:
1.有斑纹的龙。班,通"斑"。
2.指鹿。
古代诗词
唐代.蜀酒阁道.歌:「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
宋代.晏殊.蝶恋花:「五色班龙,暂降人间世。」
宋代.李流谦.仆尽半月之力仅得五诗而和仲落笔成十章俊哉:「班龙落谁手,芝草费人锄。」
宋代.詹珂.游仙:「班龙何夭矫,青凤来相迎。」
宋代.岳珂.经进百韵诗:「驲召班龙节,犀军下雀桁。」
基本字义
班bān(ㄅㄢ)
1、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定时开行(xíng)的:班车。班机。班期。
6、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古同“斑”,杂色。
9、姓。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