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藓
基本解释
词条:『驳藓』
拼音:bó xiǎn
注音:ㄅㄛˊ ㄒ一ㄢˇ
解释:
1.亦作"驳藓"。
2.颜色斑驳的苔藓。
古代诗词
南北朝.何逊.渡连圻诗:「阴岸生驳藓。」
唐代.皎然.答苏州韦应物郎中:「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唐代.李端.野寺病居喜卢纶见访:「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
唐代.陆龟蒙.开元寺楼看雨联句:「驳藓净铺筵,低松湿垂鬋。」
唐代.权德舆.成南阳墓:「枯荄没古基,驳藓蔽丰碑。」
基本字义
驳(駁)bó(ㄅㄛˊ)
1、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批驳。驳斥。驳倒(dǎo)。反驳。驳论。驳议。
2、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斑驳。驳杂。
3、大批货物用船分载转运:驳运。驳船(转运用的小船。亦作“拨船”)。
基本字义
藓(蘚)xiǎn(ㄒ一ㄢˇ)
1、苔藓植物的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茎和叶都很小,绿色,有假根,常生在阴湿地方。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