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道儿
基本解释
词条:『背道儿』
拼音:bèi dào ér
注音:ㄅㄟˋㄅㄟ ㄉㄠˋ ㄦˊ
解释:不常走人的小道。如:注意别走背道儿。
基本字义
背bèi(ㄅㄟˋ)
1、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2、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3、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4、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5、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6、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7、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8、不顺:背运。背兴(xìng)。
9、偏僻:背静。
10、听觉不灵:耳背。
其他字义
背bēi(ㄅㄟ)
1、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基本字义
道dào(ㄉㄠˋ)
1、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2、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4、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5、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道士。道姑。道行(háng)(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8、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9、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10、线条:铅笔道儿。
11、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14、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字义
儿(兒)ér(ㄦˊ)
1、小孩子:婴儿。儿戏。
2、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儿。儿女情。
3、儿子,男孩子:儿子。生儿育女。
4、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
5、助詞:①多用作名词后缀。②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