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贲贲

基本解释

词条:『贲贲』

拼音:bì bì

注音:ㄅ一ˋㄅㄣ ㄅ一ˋㄅㄣ

解释:
1.状柳宿之形。
2.跳行争斗貌。
3.象声词。形容声音宏大。

古代诗词

先秦.先秦无名.晋童谣:「鹑之贲贲。」
宋代.项安世.贺杨枢密新建贡院三十韵:「恭惟火德据天统,翼轸正值鹑贲贲。」
金朝.赵秉文.仿玉川子沙麓云鸿研屏吕唐卿藏:「鹑火贲贲尾伏辰,状如赤鸟云非云。」
宋代.刘敞.魏京诗 其十:「驱之浑浑,攘之贲贲。」
宋代.王质.枢相宣抚虞公寿雅 其二 江舻:「江之沄沄,舻之贲贲。」

基本字义

贲(賁)bì(ㄅ一ˋ)

1、文饰,装饰得很好:贲临(贵宾盛装来临)。

其他字义

贲(賁)bēn(ㄅㄣ)

1、奔走,快跑。[虎贲]古时指勇士。

2、姓。

相关汉字

更多汉语词典: 奔奏 奔走 奔注 奔属 奔逐 奔月 贲帛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