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弊事

基本解释

词条:『弊事』

拼音:bì shì

注音:ㄅ一ˋ ㄕˋ

解释:有害的事﹐坏事。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左迁至蓝关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唐代.韩偓.桃林:「世间多弊事,事事要良医。」
宋代.刘华.寄宝应丘大夫攽:「受成无弊事,直上有夷涂。」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1、欺蒙人的坏事:作弊。营私舞弊。

2、害处,与“利”相对:弊病。弊端。弊害。弊政。利弊。兴利除弊。

3、败,疲困。

4、古同“蔽”,隐蔽。

基本字义

shì(ㄕˋ)

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服侍:事父母。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百弊丛生 弊多利少 弊衣蔬食 弊帚自珍 弊车羸马 弊绝风清 弊衣箪食 弊衣疏食

更多汉语词典: 弊摋 弊人 弊谋 弊落 弊陋 弊困 弊薮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