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衣
基本解释
词条:『薜荔衣』
拼音:bì lì yī
注音:ㄅ一ˋ ㄌ一ˋ 一
解释:用薜荔的叶子制成的衣裳。原指神仙鬼怪所披的衣饰,后借以称隐士的服装。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重题:「谩献长杨赋,虚抛薜荔衣。」
宋代.陈著.鹧鸪天:「看了山中薜荔衣。」
唐代.罗隐.宿荆州江陵驿:「薜荔衣裳木兰楫,异时烟雨好追寻。」
唐代.孟郊.送豆卢策归别墅:「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宋代.蒲寿宬.友人若木余兄告归诗以送之:「志已坚亲养,难分薜荔衣。」
基本字义
薜bì(ㄅ一ˋ)
1、古书上指当归。
2、〔薜荔〕常绿灌木,茎蔓生,果实球形,可做淀粉,捣汁可做饮料。简称“薜”,如“薜萝”。
3、古书上指野麻。
基本字义
荔lì(ㄌ一ˋ)
1、〔荔枝〕a.常绿乔木,果实球形,果实外壳有瘤状突起,熟时紫红色,果肉白色半透明,多汁,味甜美;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离枝”、“丹荔”。
基本字义
衣yī(一)
1、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2、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
3、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