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避走

基本解释

词条:『避走』

拼音:bì zǒu

注音:ㄅ一ˋ ㄗㄡˇ

解释:
1.因回避而走开。
2.因避害而逃跑。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还家呈伯氏:「法官毒螫草自摇,丞相霜威人避走。」
明代.沈周.西山有虎行:「明朝入城去报官,虎畏相公今避走。」
清代.郭曾炘.检藏书感赋 其三:「延秋夜啼乌,达官尽避走。」
清代.凌树屏.行路难 其二:「人心变幻夫何穷,饥仇饱恩如追风,老子畏避走胡中,刘翁强解事,下视人间世。」
清代.黎简.观水知西涨必盛作:「崖崩骇剥肤,舍避走绝膑。」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1、躲,设法躲开: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2、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基本字义

zǒu(ㄗㄡˇ)

1、行:走路。走步。

2、往来:走亲戚。

3、移动: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4、往来运送:走信。走私。

5、离去:走开。刚走。出走。

6、经过: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7、透漏出去,超越范围:走气(漏气)。

8、失去原样:走形。走样。

9、古代指奔跑:走马。不胫而走。

10、仆人,“我”的谦辞: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避之若浼 避重就轻 避重逐轻 避实就虚 避世金马 避世金门 避世绝俗 避世离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