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忝
基本解释
词条:『不忝』
拼音:bù tiǎn
注音:ㄅㄨˋㄈㄡˇ ㄊ一ㄢˇ
解释:不辱;不愧。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哭韦大夫之晋:「尊荣真不忝,端雅独翛然。」
唐代.韩愈.谴疟鬼:「岂不忝厥祖,靦然不知归。」
唐代.李商隐.筹笔驿:「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唐代.李频.长安书怀投知己(一作投邢员外):「因依非不忝,延荐况曾蒙。」
元代.邵亨贞.点绛唇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客有持文敏公:「此卷辞翰,不忝古人,蔼然贞元朝士。」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忝tiǎn(ㄊ一ㄢˇ)
1、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忝在知交。忝属知己。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忝为人师。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