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
基本解释
词条:『兵役』
拼音:bīng yì
注音:ㄅㄧㄥ ㄧˋ
解释:
1.指战争:兵役连年。
2.公民为国家履行军事义务。通常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精选例句
1、这个过去完成式的语意,是指在服兵役之前、他已经养成该习惯。
2、他炫耀自己通过装病来逃避服兵役。
3、一个没有以少尉身份服兵役的人居然当了将军,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4、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维护了祖国的安全,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才能保障各项公民权利的实现。
5、他逃到了哥斯达黎加以逃避服兵役。
古代诗词
唐代.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虚无天乐来,僁窣鬼兵役。」
唐代.张乔.将归江淮书(一作冬归有感):「郡因兵役苦,家为海翻移。」
唐代.郑谷.送举子下第东归:「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宋代.郭祥正.合肥何公桧部使者杨公潜古命予赋之:「谈笑走兵役,垣墙密泥封。」
明代.陆粲.李侯行:「西南兵役况未歇,万物癃病何由苏。」
基本字义
兵bīng(ㄅ一ㄥ)
1、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基本字义
役yì(一ˋ)
1、服兵务,从军:从役。现役。
2、战事:战役。
3、服劳力之事:劳役。徭役。
4、使唤:役使。奴役。
5、被役使的人:役夫。役徒。仆役。杂役。
中英翻译
翻译:escuage; military service; national service
military service【法】 军籍, 兵役, 军役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