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棰
基本解释
词条:『鞭棰』
拼音:biān chuí
注音:ㄅ一ㄢ ㄔㄨㄟˊ
解释:
1.鞭子。亦用作比喻。
2.鞭打。
3.比喻督促﹑勉励。
4.征服,控制。
古代诗词
宋代.王洋.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时论古意自鞭棰,不觉此心思奋起。」
明代.李流芳.南归诗十八首:「不闻盛明朝,罗士以鞭棰。」
宋代.张耒.蒙恩守东鲁不意流落之余圣朝升之藩镇感而成:「天王有意苏疲俗,何术与纾鞭棰痛。」
宋代.曾巩.追租:「奈何申吟诉,卒受鞭棰却。」
明代.刘基.感时述事(十首):「炰烋用鞭棰,冤痛声相连。」
基本字义
鞭biān(ㄅ一ㄢ)
1、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鞭杆。鞭长莫及。
2、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扑。鞭责。鞭策。
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
4、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鞭。竹节鞭。
5、编连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基本字义
棰chuí(ㄔㄨㄟˊ)
1、短木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用棍子打,杖刑:“笞棰暴国,齐一天下”。
3、鞭子,鞭打:“士以马棰击亭长”。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