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则
基本解释
词条:『不则』
拼音:bù zé
注音:ㄅㄨˋㄈㄡˇ ㄗㄜˊ
解释:
1.同"否则"。
2.犹言则,就。不,助词,无义。
3.不循法度。
4.不只;不止。
5.见"不咱"。
古代诗词
元代.王哲.剔银灯:「不则本师,三真共至,更有虚空贤圣。」
宋代.徐似道.一剪梅/一翦梅:「道学从来不则声。」
宋代.陈著.赏转官球花酒边分韵得剪字:「意将逊归金谷园,不则直进玉华苑。」
宋代.陈著.辟戴帅初食长菜:「不则床头怕金尽,不则继肉乖夙准。」
宋代.杨万里.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即今遍地栾枝锦,不则梢头几点红。」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则(則)zé(ㄗㄜˊ)
1、模范:以身作则。
2、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4、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5、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6、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7、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8、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9、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