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兵势

基本解释

词条:『兵势』

拼音:bīng shì

注音:ㄅ一ㄥ ㄕˋ

解释:
1.兵力情况。
2.指用兵布阵。
3.犹兵力。

古代诗词

唐代.杜牧.台城曲二首:「王颁兵势急,鼓下坐蛮奴。」
唐代.柳宗元.咏荆轲:「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唐代.孟郊.献汉南樊尚书:「兵势走山岳,阳光潜埃尘。」
宋代.章甫.赠叶伯永:「开口论兵势,直气摩青云。」
宋代.释行海.次徐相公韵十首·少将:「尽阵解围兵势活,分旗夺地戟光寒。」

基本字义

bīng(ㄅ一ㄥ)

1、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基本字义

势(勢)shì(ㄕˋ)

1、权力,威力: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

2、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按兵不举 按兵束甲 按甲寝兵 按甲休兵 案兵束甲 案甲休兵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