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烂
基本解释
词条:『剥烂』
拼音:bāo làn
注音:ㄅㄠㄅㄛ ㄌㄢˋ
解释:剥蚀毁坏。
古代诗词
宋代.王安石.垂虹亭:「喟予独感此,剥烂有终极。」
宋代.王安石.和吴冲卿鸦鸣树石屏:「画工粉墨非不好,岁久剥烂空留名。」
宋代.洪咨夔.续梦:「泰极必有否,剥烂乃为复。」
宋代.梅尧臣.送永兴通判薛虞部:「藓碑剥烂少文字,雨耕拾宝牛蹄中。」
清代.屈大均.箪友篇:「精力坚凝剥烂时,饱经甘苦成寒铁。」
基本字义
剥bāo(ㄅㄠ)
1、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
其他字义
剥bō(ㄅㄛ)
1、义同(一),用于复合词:剥夺。剥削(xuē)。剥落。剥蚀。生吞活剥。
基本字义
烂(爛)làn(ㄌㄢˋ)
1、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烂糊。煮烂。
2、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烂熟。
3、东西腐坏:腐烂。
4、灼伤:焦头烂额。
5、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6、破碎:破烂。烂纸。
7、头绪杂乱:烂摊子。
8、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