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避虏

基本解释

词条:『避虏』

拼音:bì lǔ

注音:ㄅ一ˋ ㄌㄨˇ

解释:犹避寇。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与义.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虏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避虏连三年,行半天四维。」
宋代.陆游.对酒示坐中:「初生京洛逢时泰,幼度江淮避虏麈。」
宋代.晁说之.即事:「抛尽图书避虏尘,楞伽读罢与谁亲。」
宋代.陆游.对酒示坐中:「初生京洛逢时泰,幼度江淮避虏尘。」
明代.卢宁.出蜀晓行野望:「行路说夷双刃捷,将军避虏选锋齐。」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1、躲,设法躲开: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2、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基本字义

虏(虜)lǔ(ㄌㄨˇ)

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2、俘获的人。

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避之若浼 避重就轻 避重逐轻 避实就虚 避世金马 避世金门 避世绝俗 避世离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