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虏
基本解释
词条:『边虏』
拼音:biān lǔ
注音:ㄅ一ㄢ ㄌㄨˇ
解释:
1.与敌人相邻近。
2.边寇;边敌。
古代诗词
唐代.岑参.奉陪封大夫:「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
宋代.陆游.送芮国器司业:「往岁淮边虏未归,诸生合疏论危机。」
唐代.司空图.塞上:「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
宋代.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进班华省财方阜,出按穷边虏稍戡。」
唐代.张九龄.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
基本字义
边(邊)biān(ㄅ一ㄢ)
1、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边缘。边沿。
2、国家或地区交界处: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
3、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边三角形。
4、旁侧,近旁:身边。边锋。
5、方面:边干(gàn)边学。
6、表示方位:上边。外边。
7、姓。
基本字义
虏(虜)lǔ(ㄌㄨˇ)
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2、俘获的人。
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