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糁
基本解释
词条:『不糁』
拼音:bù sǎn
注音:ㄅㄨˋㄈㄡˇ ㄙㄢˇㄕㄣ
解释:
1.谓无米以和羹。
2.谓粒米不进。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风疾舟中伏枕:「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
宋代.黄庭坚.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朝百牢兮九饭,藜羹不糁兮共盘而笑。」
宋代.陆游.放翁自赞:「烹不糁之藜羹,驾秃尾之草驢。」
宋代.陆游.放言:「饥啜羹不糁,闲玩琴无弦。」
宋代.陆游.复窃祠禄示儿子:「翁犹羹不糁,儿固食无鱼。」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糁(糝)sǎn(ㄙㄢˇ)
1、方言,米粒(指煮熟的)。
其他字义
糁(糝)shēn(ㄕㄣ)
1、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糁儿。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