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犯鳞

基本解释

词条:『犯鳞』

拼音:fàn lín

注音:ㄈㄢˋ ㄌ一ㄣˊ

解释:《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以"犯鳞"喻臣子冒死直谏。

古代诗词

唐代.杜牧.宣城赠萧兵曹:「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唐代.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
宋代.王迈.嘲解十首:「向时诸老空饶舌,何物狂生又犯鳞。」
宋代.刘攽.嘉祐大行皇帝挽诗十首 其九:「更想攀髯士,犹知不犯鳞。」

基本字义

fàn(ㄈㄢˋ)

1、抵触,违反: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犯讳。

2、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犯人。罪犯。

3、侵害,进攻:侵犯。秋毫无犯。

4、触发,发作:犯病。犯愁。犯疑。

5、做错事情:犯错误。

基本字义

鳞(鱗)lín(ㄌ一ㄣˊ)

1、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鳞片。

2、鳞状的:鳞爪(zhǎo)。鳞波。鳞茎。鳞屑。鳞集(群集)。遍体鳞伤。鳞次栉比。

3、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鳞鸿(指“鱼雁”,即书信)。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不可侵犯 犯而勿校 犯而不校 犯颜苦谏 犯颜极谏 犯言直谏 犯颜直谏 犯颜进谏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