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簸荡

基本解释

词条:『簸荡』

拼音:bò dàng

注音:ㄅㄛˋㄅㄛˇ ㄉㄤˋ

解释:
1.亦作"簸荡"。
2.飘荡。

古代诗词

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阳春夭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唐代.杜甫.沙苑行:「角壮翻同麋鹿游,浮深簸荡鼋鼍窟。」
唐代.韩愈.征蜀联句:「--孟郊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
唐代.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
唐代.李群玉.洞庭风雨二首:「鱼龙方簸荡,云雨正喧阗。」

基本字义

bò(ㄅㄛˋ)

1、〔簸箕〕①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②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其他字义

bǒ(ㄅㄛˇ)

1、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簸谷。

2、颠动摇晃:颠簸。簸荡。簸动。簸弄。

基本字义

荡(蕩)dàng(ㄉㄤˋ)

1、清除,弄光:荡平。扫荡。荡除。倾家荡产。

2、洗涤:洗荡。涤荡。荡口(漱口)。

3、摇动:摇荡。荡漾。荡桨。

4、行为不检,不受约束:荡逸。放荡。浪荡。荡子。荡妇。狂荡。荡检逾闲。

5、四处走动:游荡。逛荡。

6、广大平坦的样子:浩荡。

7、浅水湖:芦花荡。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簸土扬沙 颠唇簸嘴 颠簸不破 颠来簸去 东风浩荡 放荡不羁 放纵驰荡 跌荡不羁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