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不雠

基本解释

词条:『不雠』

拼音:bù chóu

注音:ㄅㄨˋㄈㄡˇ ㄔㄡˊ

解释:见"不雠"。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上之回:「文成已死方不雠,茂陵松柏秋萧瑟。」
宋代.陆游.书感:「夺璧元知价不雠,屠龙谁信本无求。」
宋代.王安石.宋中道挽辞:「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宋代.陈造.再用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韵赠周教授:「审知才非充,敢怨言不雠。」
宋代.周邦彦.楚平王庙:「臣冤不雠主,况乃锄丘茔。」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雠(讎)chóu(ㄔㄡˊ)

1、校对文字:校雠。雠校。雠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2、同“仇1”。

3、同等:“史高与金安上……皆雠有功”。

4、售,给价。

5、应对:雠问(辩驳问难)。

6、古同“酬”,酬酢。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哀而不伤 爱博而情不专 爱不忍释 爱不释手 爱答不理 暧昧不明 安不忘危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