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伏魄

基本解释

词条:『伏魄』

拼音:fú pò

注音:ㄈㄨˊ ㄆㄛˋ

解释:
1.古代迷信,谓人始死时魂魄离体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归体,称为"伏魄"。伏,通"复"。
2.指死而复苏。

古代诗词

清代.陈曾寿.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 其一:「来时正伏魄,窈窕魏宫娥。」
明代.张萱.去冬病困六旬开岁病目半月宝安卜筑又复愆期尹用平邓玄度诸君子数以书来念我深矣不能裁谢赋此代书时目眚未瘳令门士捉笔忧生戚戚情见乎词 其二:「求方欲向东门伯,伏魄几为南面王。」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pò(ㄆㄛˋ)

1、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丢魂落魄。魂飞魄散。

2、精神,精力:魄力。气魄。体魄。

3、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4、古同“粕”,糟粕。

5、古同“珀”,琥珀。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不伏烧埋 不甘雌伏 发隐擿伏 伏龙凤雏 发奸擿伏 伏首贴耳 福倚祸伏 伏法受诛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