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路
基本解释
词条:『伏路』
拼音:fú lù
注音:ㄈㄨˊ ㄌㄨˋ
解释:暗道,隐秘的通路。
古代诗词
宋代.高斯得.酒阑:「哑钟悬清庙,瘖虎伏路垂。」
清代.屈大均.军行曲 其七:「多分伏路向林丘,敌骑潜来甚可忧。」
清代.李锴.灭蜂行戏作:「白蛇当道虎伏路,微物布势将无同。」
清代.吴曾徯.闻杨君叔尧系渝狱作诗唁之:「孤鼠凭城社,豺狼伏路歧。」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路lù(ㄌㄨˋ)
1、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2、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3、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4、种类:一路货色。
5、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6、车:筚路。乘路。
7、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