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书
基本解释
词条:『诰书』
拼音:gào shū
注音:ㄍㄠˋ ㄕㄨ
解释:皇帝诰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
古代诗词
宋代.林希逸.贺刘尚书除龙图阁学士:「龙图字足新三画,凤诰书来更几函。」
明代.刘崧.公文契尚书由参政山西入拜礼部而予以侍郎起于家同日拜命赴南宫今承恩致仕又适同日公文有别业在溧阳予将南还泰和于别也不能以无词焉因赋二律诗为赠 其二:「诰书飞下九重天,同日承恩拜御前。」
明代.刘崧.椿萱图为会稽胡郎中赋:「眼看升堂棒诰书,衣锦归来献春酒。」
宋代.吕陶.赠平羌狄尉:「诰书家牒尽炳炳,照出往事如目前。」
基本字义
诰(誥)gào(ㄍㄠˋ)
1、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2、告诫,勉励:自诰。诰诫。
3、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基本字义
书(書)shū(ㄕㄨ)
1、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3、文件:证书。说明书。
4、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5、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6、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7、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