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女
基本解释
词条:『伏女』
拼音:fú nǚ
注音:ㄈㄨˊ ㄋㄩˇㄖㄨˇ
解释:指西汉经学家伏胜的女儿。曾奉父命传《尚书》于晁错。
古代诗词
近现代.郁达夫.日本谣十二首 其八:「羡煞传经诸伏女,一时分得水衡钱。」
清代.费墨娟.依韵和右达十一兄(1) 呈家大人二首 其二:「敢夸伏女经能受,转恐班门誉己阿。」
清代.丘逢甲.桃源女史朱伯姬,九江先生女公子也,能诗画,为兰史作小幅而自题绝句其上,兰史出观,因为书此:「传经伏女画中人,自写桃源说避秦。」
清代.傅锡祺.蔡文姬:「伏女教经传父语,缮书输汝出胸襟。」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女nǚ(ㄋㄩˇ)
1、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女。
2、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其他字义
女rǔ(ㄖㄨˇ)
1、古同“汝”,你。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