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
基本解释
词条:『飞蛾』
拼音:fēi é
注音:ㄈㄟ ㄜˊ
解释:蛾子。有趋光的习性。
精选例句
1、最坏不过飞蛾扑火一场,是不是这样?
2、犹如骄傲的飞蛾,扑向一团燃烧的火焰,壮烈美好。
3、难道恋爱能自主?两人相悦为什么?你询问流水吧,询问风儿的吹拂,夜扑灯火的飞蛾,熟透的葡萄上阳光的照射,询问一切在歌唱、呼唤、期待、絮语的造物!
4、我祈祷着飞蛾扑火的毁灭。
5、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与义.萤火:「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唐代.杜甫.写怀二首:「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
宋代.黄庭坚.演雅:「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南北朝.何逊.秋夕叹白发诗:「飞蛾拂夜火。」
唐代.蒋维翰.春夜裁缝:「珠箔因风起,飞蛾入最能。」
基本字义
飞(飛)fēi(ㄈㄟ)
1、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2、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3、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5、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6、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7、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基本字义
蛾é(ㄜˊ)
1、昆虫,与蝴蝶相似,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静止时,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蛾子。蛾眉。蛾扬(眉扬,形容美人笑貌)。蛾绿。飞蛾扑火。
其他字义
蛾yǐ(一ˇ)
1、古同“蚁”。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