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蛤仔

基本解释

词条:『蛤仔』

拼音:gé zī

注音:ㄍㄜˊㄏㄚˊ ㄗㄗˇㄗㄞˇ

解释:又称“玄蛤”、“花蛤”。软体动物,双壳纲,帘蛤科。贝壳卵圆形,长约4~5厘米。生活在浅海泥沙滩中。中国、菲律宾、日本都产,肉可供食用,是重要的养殖贝类。

古代诗词

清代.谢金銮.纪捷 其三:「东转鸡笼外,其名蛤仔难。」
清代.阮蔡文.淡水:「南顾蛤仔难,北顾金包里。」
清代.李若琳.即事:「自我符分蛤仔难,佛桑月桂日流丹。」
清代.胡森.台阳笔记题词:「蛤仔烂地称膏腴,琉球使过船吹竽。」

基本字义

gé(ㄍㄜˊ)

1、〔蛤蜊〕软体动物,壳形卵圆,色淡褐,稍有轮纹,内白色,栖浅海沙中,肉可食。

2、〔文蛤〕软体动物,略呈三角形,栖近海沙泥中,有黑白两种,幼时称“棋子蛤”。

3、〔蛤蚧〕爬行动物,土黄色,像壁虎,头大,尾部灰色,有红色斑点。中医用作强壮剂。

其他字义

há(ㄏㄚˊ)

1、〔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蟆”读轻声)。

基本字义

zī(ㄗ)

1、〔仔肩〕所担负的职务。

其他字义

zǐ(ㄗˇ)

1、〔仔细〕周密,细致,如“办事仔仔”。

2、幼小的(多指家畜):仔鸡。仔猪。

其他字义

zǎi(ㄗㄞˇ)

1、同“崽”。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蛤蟆夜哭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井底蛤蟆 且食蛤蜊

更多汉语词典: 蕃薯 畴怀 打压 港口 烦奏 畴官 大窠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