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墙
基本解释
词条:『藩墙』
拼音:fān qiáng
注音:ㄈㄢ ㄑ一ㄤˊ
解释:
1.篱落,垣墙。
2.比喻艺术境界或学术门径。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周元吉蟠室诗:「山川坦然平,何者为藩墙,孔公暨瞿聃,同坐此道场。」
宋代.苏轼.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偶落藩墙上,同游羿彀中。」
唐代.张绍.冲佑观:「云生林楚,雷绕藩墙。」
明代.金銮.重游徐太傅园:「鸡鸣隔林屋,人语出藩墙。」
宋代.晁补之.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长灯照出帘幙外,缺月堕落藩墙西。」
基本字义
藩fān(ㄈㄢ)
1、篱笆:藩篱。
2、屏障,保卫: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3、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基本字义
墙(墻)qiáng(ㄑ一ㄤˊ)
1、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砖墙。土墙。院墙。城墙。墙垣。墙头。墙头草。铜墙铁壁。
2、门屏:萧墙(喻内部,如“祸起墙墙”)。
3、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