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鼓子

基本解释

词条:『鼓子』

拼音:gǔ zǐ

注音:ㄍㄨˇ ㄗˇ

解释:
1.春秋时鼓国的国君。
2.古军中乐器。
3.见"鼓子花"。

古代诗词

唐代.皮日休.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岚溪。」
元代.钱应庚.台城路 寒食后雨轩:「鼓子风喧,苔痕雨润,还听蛙声鸣井。」
唐代.唐末朝士.睹野花思京师旧游:「如今变作村园眼,鼓子花开也喜欢。」
宋代.辛弃疾.临江仙:「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
宋代.辛弃疾.临江仙:「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1、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3、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4、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6、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字义

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败鼓之皮 敝鼓丧豚 布鼓雷门 打边鼓 打当面鼓 櫜弓卧鼓 大张旗鼓 大锣大鼓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