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
基本解释
词条:『查士丁尼』
拼音:chá shì dīng ní
注音:ㄔㄚˊㄓㄚ ㄕˋ ㄉ一ㄥㄓㄥ ㄋ一ˊ
解释:(justinianus,483-565)东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时,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国法大全》),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
基本字义
查chá(ㄔㄚˊ)
1、考察:检查。调查。查验。查访。查阅。
2、古同“槎”,水中浮木。
其他字义
查zhā(ㄓㄚ)
1、姓。
2、同“楂”。
3、古同“渣”,渣滓。
基本字义
士shì(ㄕˋ)
1、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2、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3、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4、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5、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6、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
7、姓。
基本字义
丁dīng(ㄉ一ㄥ)
1、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成年男子。
3、人口。
4、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其他字义
丁zhēng(ㄓㄥ)
1、〔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基本字义
尼ní(ㄋ一ˊ)
1、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姑。尼庵。削发为尼。
2、古同“昵”,相近,亲近。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