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忌
基本解释
词条:『蚕忌』
拼音:cán jì
注音:ㄘㄢˊ ㄐ一ˋ
解释:养蚕期间的禁忌。
古代诗词
宋代.魏杞.欲饭野人家见拒甚力:「主人变色行蚕忌,客子包羞坐虱官。」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十八:「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明代.王宠.蚕忌:「莺老花残不记春,闭门蚕忌动经旬。」
近现代.沈轶刘.舜韶新 获麦:「倦桑未葚,蚕忌欣初解,离离争稔。」
基本字义
蚕(蠶)cán(ㄘㄢˊ)
1、昆虫,有“家蚕”和“柞(zuò)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蚕丝。蚕茧。蚕食。蚕宝宝(蚕的爱称)。
基本字义
忌jì(ㄐ一ˋ)
1、嫉妒,憎恨:猜忌。忌才。忌能。忌妒。忌贤妒能。
2、害怕,畏惧:顾忌。肆无忌惮。
3、禁戒:忌戒。忌食。忌讳。禁忌。
4、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忌日。忌辰。生忌(已死父母的生日)。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