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骨
基本解释
词条:『槁骨』
拼音:gǎo gǔ
注音:ㄍㄠˇ ㄍㄨˇㄍㄨ
解释:
1.枯骨。
2.指贝。
古代诗词
唐代.李山甫.山中病后作:「高峰枯槁骨偏峭,野树扶疏叶未摧。」
清代.章炳麟.寄梁启超:「安得起槁骨,掺袪共驰步。」
清代.王权.初抵延长 其一:「饥乌还槁骨,怪兽诧生人。」
基本字义
槁gǎo(ㄍㄠˇ)
1、枯干: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2、古同“藁”,草。
基本字义
骨gǔ(ㄍㄨˇ)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其他字义
骨gū(ㄍㄨ)
1、〔骨朵儿(duor)〕尚未开放的花朵。
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