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
基本解释
词条:『鼎鼐』
拼音:dǐng nài
注音:ㄉ一ㄥˇ ㄋㄞˋ
解释:
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2.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古代诗词
宋代.晁端礼.醉蓬莱:「庭有芝兰,世调鼎鼐,晋美乌衣,汉称韦氏。」
宋代.曹冠.水龙吟:「待芳心结实,和羹鼎鼐,收功须别。」
唐代.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唐代.高适.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赠李右相林甫):「隐轸江山藻,氛氲鼎鼐铭。」
唐代.贯休.上孙使君:「具瞻从密勿,旦夕调鼎鼐。」
基本字义
鼎dǐng(ㄉ一ㄥˇ)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基本字义
鼐nài(ㄋㄞˋ)
1、大鼎。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