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翁
基本解释
词条:『柴桑翁』
拼音:chái sāng wēng
注音:ㄔㄞˊ ㄙㄤ ㄨㄥ
解释:
1.指晋陶潜。因其晩年隐居柴桑,故称。
2.指晋刘遗民。
古代诗词
宋代.吴龙翰.心远堂:「达哉柴桑翁,心远地乃偏。」
宋代.李处权.赠高老:「不见柴桑翁,此意无语言。」
宋代.刘克庄.赠菊庵李道人:「不共孤竹子争薇,却与柴桑翁争菊。」
宋代.蒲寿宬.书草屋壁:「忆我柴桑翁,荒宅十馀亩。」
基本字义
柴chái(ㄔㄞˊ)
1、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2、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3、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4、姓。
基本字义
桑sāng(ㄙㄤ)
1、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
2、姓。
基本字义
翁wēng(ㄨㄥ)
1、老头儿:老翁。渔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父亲:“家祭无忘告乃翁”。
3、丈夫的父亲:翁姑(公婆)。
4、妻子的父亲:翁婿。
5、姓。
6、鸟颈毛。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