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柝
基本解释
词条:『鼓柝』
拼音:gǔ tuò
注音:ㄍㄨˇ ㄊㄨㄛˋ
解释:
1.击柝。柝,巡夜报更的木梆。
2.鼓声和柝声。
古代诗词
元代.张翥.遣兴:「江湖天远道涂断,鼓柝冲寒风雪初。」
元代.张翥.读瀛海喜其绝句清远因口号数诗示九成皆寔意也 其四:「虎贲坐甲夜传更,千步廊街鼓柝声。」
明代.屠侨.小溪驿南行野泊:「乡村有官法,鼓柝夜无忧。」
明代.石宝.夜起:「鼓柝清溪夜,张帆待晓风。」
基本字义
鼓gǔ(ㄍㄨˇ)
1、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3、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4、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6、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字义
柝tuò(ㄊㄨㄛˋ)
1、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朔气传金柝”。
2、古同“拓”,开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