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寒冱

基本解释

词条:『寒冱』

拼音:hán hù

注音:ㄏㄢˊ ㄏㄨˋ

解释:严寒冻结;极寒。

古代诗词

宋代.柴元彪.纸帐吟:「以散隆寒冱。」
宋代.王之道.赠曾桑中弹琴:「春寒冱连冬,春雪深数尺。」
宋代.周紫芝.题王摩诘画袁邵公卧雪图:「鸣驺入空谷,暖律破寒冱。」
宋代.周紫芝.西斋金凤花开百馀日相继不绝难其能久而惜群芳之不留也:「岭梅何事挽不留,零落风枝怨寒冱。」
宋代.王安中.睿谟殿曲宴诗:「喜气排寒冱,轻飔洒静便。」

基本字义

hán(ㄏㄢˊ)

1、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害怕:寒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基本字义

hù(ㄏㄨˋ)

1、闭,塞:“心冱涸其不化兮,形凝冰而自栗”。

2、冻结:“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冰寒于水 白屋寒门 八百孤寒 冰雪严寒 薄寒中人 不寒而栗 不饥不寒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