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支硎

基本解释

词条:『支硎』

拼音:zhī xíng

注音:ㄓ ㄒ一ㄥˊ

解释:山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又名报恩山﹑南峰山。硎,平整的石头。山有平石,故名。晋高僧支遁隐居于此,因以支硎为号,山亦因支遁得名。

古代诗词

唐代.刘禹锡.题报恩寺:「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
唐代.陆龟蒙.报恩寺南池联句:「赵论寒仍讲,--皮日休支硎僻亦过。」
唐代.皮日休.二游诗·徐诗:「挈过太湖风,抱宿支硎雪。」
唐代.皮日休.初冬偶作寄南阳润卿:「唯待支硎最寒夜,共君披氅访林公。」
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 142:「哭过支硎山下路,重钞梅冶一奁诗。」

基本字义

zhī(ㄓ)

1、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2、受得住:乐不可支。

3、领款或付款:支付。

4、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5、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6、〔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量词:一支笔。

基本字义

xíng(ㄒ一ㄥˊ)

1、磨刀石:“刀刃若新发于硎”。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八方支持 八方支援 本支百世 病骨支离 不蔓不支 肤末支离 龟冷支床 东支西吾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