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屈迹

基本解释

词条:『屈迹』

拼音:qū jì

注音:ㄑㄨ ㄐ一ˋ

解释:
1.亦作"屈迹"。
2.犹屈身。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前期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唐代.顾云.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乃孙屈迹宁百里,好奇学古有祖风。」
唐代.邵谒.送徐群宰望江:「大贤重邦本,屈迹官武城。」
元代.王逢.叹病驼:「眼劳辇下藉鬋刷,屈迹泽畔甘蹉跎。」

基本字义

qū(ㄑㄨ)

1、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2、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姓。

基本字义

jì(ㄐ一ˋ)

1、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2、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3、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4、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5、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聱牙佶屈 聱牙诘屈 謷牙诘屈 百折不屈 卑躬屈节 卑躬屈膝 卑身屈体 抱屈衔冤

更多汉语词典: 曲宥 曲藭 曲蘖 诠次 全丧 竘然 取装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