磈垒
基本解释
词条:『磈垒』
拼音:kuǐ lěi
注音:ㄎㄨㄟˇㄨㄟˇ ㄌㄟˇ
解释:
1.亦作"磈礨"。
2.大石貌。
古代诗词
清代.尤侗.满江红 其十 即席赠顾庵学士:「须浇开磈垒,洞庭春酿。」
清代.钱谦益.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以忙消磈垒,及夏领芳妍。」
清代.张问陶.骤雨:「自倾一壶酒,磈垒难销镕。」
近现代.沙曾达.杜康墓:「古来饮酒多豪杰,磈垒能消忆杜康。」
明代.萧光绪.招隐诗十九首 原注步钱季霖秋日作韵有刻节录七首 其七:「磈垒填膺且抛却,聊将短句答蛰音。」
基本字义
磈kuǐ(ㄎㄨㄟˇ)
1、〔磈磊〕a.(石)高低不平,如“萧条疾帆流,磈磈冲波白。”b.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如“不用浇磈磈,我怀无不平。”均亦作“磈礧”。
其他字义
磈wěi(ㄨㄟˇ)
1、〔磈硊〕(山石)突兀险峻。
2、高峻:“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
基本字义
垒(壘)lěi(ㄌㄟˇ)
1、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垒。营垒。对垒。
2、砌:垒墙。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