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鬣
基本解释
词条:『奋鬣』
拼音:fèn liè
注音:ㄈㄣˋ ㄌ一ㄝˋ
解释:兽﹑畜等扬起颈上的长毛。形容奋发或狂怒。
古代诗词
唐代.卢仝.观放鱼歌:「或掉尾孑孑,或奋鬣愉愉。」
宋代.苏轼.次韵子由浴罢:「倦马?展风沙,奋鬣一喷玉。」
唐代.张说.杂曲歌辞·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
唐代.王炎.游东山·松风:「松公奋鬣如啸,终日清风飒然。」
宋代.林宪.使君沈虞卿宗丞命赋郡圃罗汉树其树叶如杨梅:「藏牙敛翼方屈蟠,奋鬣张鳞忽驰鹜。」
基本字义
奋(奮)fèn(ㄈㄣˋ)
1、鸟张开并振动翅膀:奋飞。奋翅。
2、振作,鼓劲,振动:奋起。奋力。奋勇。奋不顾身。振奋。勤奋。兴奋。
3、提起,举起:奋臂。奋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奋笔疾书。
基本字义
鬣liè(ㄌ一ㄝˋ)
1、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鬣鬃。刚鬣。
2、鱼颔旁小鳍。
3、〔鬣狗〕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斑点,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吃兽类尸体腐烂的肉。
4、扫帚的末端。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